陵川碳纤维布厂家报价,陵川碳纤维布价格,陵川碳纤维布厂家,陵川碳纤维布型号:200g/300g报价,【厂家热线:135-52838932 林经理】.陵川芳纶纤维布海岸工程抗腐加固,陵川碳纤维布植筋加固厂家、陵川碳纤维板粘钢施工、混凝土裂缝修补加固材料供应,济南碳纤维布厂家直销货到付款!碳纤维布加固,裂缝修补加固施工,有资质,质量保证。北京华丽公司12K单向碳纤维布专业供应商! 北京华丽工程公司碳纤维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:碳纤维布,碳纤维胶,碳纤维板,注射式植筋胶,植筋胶,灌缝胶,灌注胶,碳纤维打底胶,碳纤维找平胶,碳纤维浸渍胶,封口胶,石材干挂胶,化学锚栓,并承接各种碳纤维加固施工服务。 北京华丽碳纤维布的结构特点: 1、重量轻,易施工。基本不增加构件自重,不改变构件截面尺寸。 2、高抗拉强度,高弹性,可得到与使用钢板补强相同效果。 3、抗酸碱腐蚀、持久性高,在任何恶劣环境下皆可使用。与结构胶配合使用,能阻止有害介质浸渗,对内部结构起保护作用; 4、厚度小,便于交叉重叠。可弯曲缠绕成型,对各类曲面、异型构件加固优势更为显着。 7、环保**,居住中仍可施工。 8、贮存时间长,可操作期限长。 碳纤维布施工工艺流程可以归纳为: 施工准备→砼表面处理→涂刷底胶→构件表面残缺面修补→粘贴碳纤维→ 表面养护→找平材料配置→底层或树脂配制→浸渍树脂配制 操作要点: 1. 混凝土表面处理 1.1 将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残缺、破损部分清除干净。 1.2 对经过剔凿、清理和露筋的构件残缺部分,进行修补、复原。 1.3 裂缝修补:缝宽小于0.2mm的裂缝,用环氧树脂进行表面涂刷密封;大于0.2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灌缝。 1.4 打磨:将构件表面凸出部分(混凝土构件交接部位、模板的接槎等)打磨平整,修复后的构件表面尽量平顺。 1.5 清洗打磨过的构件表面,并使其充分干燥。 2. 缺陷部位涂刷底胶 将配好的底胶(粘结剂),用涂刷均匀于缺陷部位的砼表面。 3. 构件表面残缺面的修补 用环氧腻子对构件表面残缺面的修补是十分重要的一步,要点如下: 1 腻子主剂、固化催进剂、固化剂按规定比例称量准确,装入容器,用搅拌器搅拌均匀。 2 构件表面凹陷部位用环氧腻子填平,修复至表面平整。在残缺修补中使用环氧腻子时,要在气温-5℃以上,相对湿度小于85%的条件下施工。腻子涂刮后,表面仍存在的凹凸糙纹,应再用砂纸打磨平整。 4. 涂刷底胶 将配好的底胶(粘结剂),用滚筒均匀涂刷于需要粘结的砼表面。 5. 粘贴碳纤维 粘贴碳纤维材料之前,首先应确认粘贴表面干燥。气温在-10℃以上,相对湿度RH>85%时,如无有效措施不得施工。为防止碳纤维受损,在碳纤维材料运输、储存、裁切和粘贴过程中。应用钢直尺与壁纸刀按规定尺寸切断碳纤维材料,每段长度一般以不**过6m为宜。为防止材料在保管过程中损坏,材料的裁切数量应按当天的用量裁切为准。碳纤维纵向接头必须搭接20cm以上。该部位应多涂树脂,碳纤维横向不需要搭接。其施工工艺要点如下: 5.1 粘贴树脂的主剂、固化催促剂和固化剂应按规定的比例称量准确,装入容器,用搅拌器搅拌均匀。一次调和量应以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为准。 5.2 粘贴时,在碳纤维和树脂之间尽量不要有空气。可用罗拉(**工具)沿着纤维方向在碳纤维材料上滚压多次,使树脂渗浸入碳纤维中。 6. 养护 粘贴碳纤维材料后,需自然养护1-2小时达到初期固化,应保证固化期间不受外界干扰和碰撞。 7. 涂装 若加固补强构件需要防火时, 可在树脂固化后涂刷耐火涂层。涂装应在树脂初期固化后进行,并应遵守所用涂料的相关标准和施工规定。 北京华丽碳纤维布的结构加固的传统方法: 目前土建结构常用的几种传统加固方法主要是以下几种: 1.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,即指在原结构上增加预应力构件来承担原结构上所受的部分荷载,从而提高原结构的承载能力的方法。目前使用较多的主要是体外预应力加固法。 预应力法加固效果好,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。但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有一定影响;比较适用于大跨度或重型结构的加固以及处于高应力﹑高应变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。但不宜用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大的结构,另外加固后需要注意预应力钢筋的防腐问题。 2.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,通常用于受弯构件,是指在原构件的上部或下部浇一层新的混凝土和补加相应的钢筋,从而达到提高原构件承载能力的目的。 增大截面加固法是较为传统的一种结构加固方法,具有成熟的设计和丰富的施工经验;工程成本相对较低,可用于梁﹑板﹑柱﹑墙和一般构造物等多种混凝土结构的加固。其主要缺陷是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,而且会带来建筑净空的明显减少。 3.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 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,通常包括在梁的中间部位增设支点(刚性支点或弹性支点),将多跨简支梁变为连续梁等方法。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能大幅度降低计算弯矩,提高结构和构件的承载力,达到加强原结构的目的。 该法比较简单,而且效果可靠。但加固工作量较大,易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,通常还会减小建筑的使用空间。由于所增加的支撑构件一般需要将荷载传递到基础上,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整个建筑的加固。